医院管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管理 > 医院管理民营资本进医院 关键还是靠管理
来源:华夏医界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26 点击数:1492次
“我们在2005年就开始民营医院的收购计划,最近托管枣阳市泰康医院花了大概半年多的时间。”湖北唐人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旻告诉记者。唐人医药是在民营医院药品市场发展较快的一家医药商业公司,2004年他们在民营医院药品销售的市场份额就占到了全国民营医院药品份额的6.5%,2006年,二乙以上和唐人医药合作的民营医院就有870家,销售份额上升到15%。
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民营医院医药供应商,唐人医药非常熟悉民营医院的管理运营模式,在药品领域多年的实战也使唐人医药拥有了丰富的市场经验。
陈立旻表示,过去10年中,民营医院有过许多不规范的操作,但民营医院市场在不断成熟、规范,将来一定是投资市场的朝阳产业。
来自市场的诱惑
据陈立旻介绍,湖北省枣阳市泰康医院是枣阳卫校的附属医院,是一家公立二级医院,托管之前,经营情况很糟糕。虽然也是全科室综合医院,却只有3~4个科室开展业务,每月只有3~5万元的收入。但该院是新农合医疗定点和医保定点医院;且建筑面积大,有5000多平方米的7层门诊大楼和周围约2600m2的空地;房屋结构、布局等都比较合理,所有这些条件吸引了公司对该医院进行投资。
“谈判结果是20年的托管期,计划初期投入540万。不过是不是20年内一直托管,现在也说不定,因为3~5年后国有资本转为非国有资本,如果国家政策可以收购的话,我们就将它收购。”陈立旻透露,这才是唐人医药托管泰康的最终目的。
唐人医药托管泰康医院后,首先对原有职工的身份按照国家政策进行了妥善安排,稳定原有员工,重新制定了工资标准,原先每个员工每月只能领到80%的基本工资,目前实行全额工资加奖金。同时对职工的思想和理论体系进行更新,打破原来的“大锅饭”,实行多劳多得。
“我们还引进了高水平的人才,在每个主要科室设定一个学术带头人,并将科室的年轻医生送去上级医院进修,同时和下面的一级医疗机构加强联动。”陈立旻同时表示,为避免患者误以为他们也是靠打广告揽生意的医院,初期工作主要在人员管理和市场开拓方面,广告方面没有任何举措。
唐人医药对泰康医院采取完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梳理了医院的整个价格和管理体系,对结构进行大调整,合并简化了部门。现在医院只有3个部门,医疗部、行政部和市场部。“我们计划在3年内投资800万元,达到一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的目标。目前的营运情况,一年即可达到400万元,预计3~5年即可拿回成本。”陈立旻对此满怀信心。
他还表示,公司将在未来3~5年内达到经营10家民营医院的目标,目前还有贵州和西安两家医院正在谈判中,估计年内即可“搞定”。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民营资本收购医院的基本模式有先托管后收购、直接收购、吸收合并3种。
先托管后收购股权。投资者先对医院进行托管经营,托管期过后再对医院实施产权改革,最终成其控股股东。如中美同济华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就以这种方式先后托管了10家医院,分布在南京、西安、长沙、珠海等地,这些医院的托管期一般都为10年,且托管期满后进行产权转让,由投资方控股各医院,唐人医药托管泰康医院就属于这种模式。
其次是直接购买股权。投资者直接购买原医院股东所持股权或参与医院增资扩股方案,并通过相关审批后成为医院控股股东。它既使医院的产权关系明晰,又让投资者具很强的自主性,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
吸收合并医院。投资者通过现金、资产或换股支付的方式合并医院或其控股股东,合并后投资者仍具有法人地位,但医院或其控股股东作为被兼并企业则丧失了法人地位,成为投资者的分公司。
中盛投资相关负责人认为,医疗领域资本重组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各地政府目前都在相继引导社会资源独资或合资合作举办民营医疗机构,积极扶持和培育优秀民营医疗品牌,执行相应的经济辅助政策和优惠管理方式。并且鼓励优秀民营医疗机构参与现有部分政府所属、部门所属和企业所属医疗机构的改制。同时,国家还制定鼓励社会资源发展医疗事业的财政、信贷、融资、金融服务、土地使用等相关政策,加大了对社会资源发展医疗服务事业的支持。我们相信2007年民营医疗投资将成为一大亮点。”该负责人表示。
资本面临的难题
正当部分资本在民营医院市场磨刀霍霍之时,一些外资或风险投资公司却持谨慎态度,医疗改革方案的最终出台或将影响民营医院的走向,他们尚在观望。
4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重申了“两会”期间高强部长的意见: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在近期不可能实行城乡一体的全民医保体系。
虽然被评论普遍认为颇具“市场色彩”的第7套医改方案尚在进一步酝酿之中,但其改革的意义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思路似有“暗合”。据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医改思路正是“市场主导,优先保大病、投资需方(百姓)”的模式。而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也曾表示,“医疗卫生中涉及到公共卫生以及民众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应该由公共财政给予解决;其他要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
“全国1.6万多家公立医院全等着政府拨款,预算再多也包不过来。大多数医院必须改制为非公立的,发展多元化办医。只保留最需要的3000多家公立医院。”3月下旬举行的“2007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公共-私营合作论坛”上,财政部一位官员在会议间隙提出他的想法。对此,参与讨论的卫生部官员却表示坚决不能苟同,认为这样的大规模改制必然导致医疗领域的混乱。
政府部门关于医改思路的不同表达导致了各种资本在这一领域的彷徨。一位麦肯锡公司的项目经理表示,从去年中国传出将要进行医改的信号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委托麦肯锡调查中国医疗机构的投资潜力,但据他所知,海外客户在获得调查报告后,几乎很少与中国医疗单位进行实质性接触,更不用说洽谈投资。
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的一位专家透露,虽然2003年至2004年成为了中国医院改制的高发时段,但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改制的热度降了下来。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业内曾预期将于2006年出台的《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到目前为止仍未见正式文本公布。
另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称,每年财政补贴需896亿元才能解决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局面。业内专家认为,要国家每年拿出这么多的补贴基本上不可能,社会上的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将是一个发展方向,而在基层地区推动医院改制最积极的往往不是卫生行政部门,却是地方政府部门。在医院改制过程中,相对贫困的西部地区发生医院改制的比例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偏高,在政策还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部分地区试行民营资本的介入完全是可以的。
在陈立旻看来,要让民营资本投资医院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必须打破公立医院资源垄断和人才垄断的局面,对公立医院加大监管力度,让整个市场公开化、透明化。“目前的医疗改革改的是流通环节的利润空间,对厂家和医院没有太大的触动,希望国家对于民营医院的发展加以扶持,多元化医疗市场的出现,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以药养医的局面。”
陈立旻认为三级化的医疗市场比较理想。一级医院如乡镇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等,应保持公立医院的性质,负责国家的基础医疗保障;二级医院为专科医院(大专科小综合)、保健医院及部分国立市级医院,可以都是民营医院的性质;三级是消费型医院和高端学术性或教学性质的“航母型”公立医院,一、二级医院不能解决的疑难重症才送到“航母型”医院。“如果国家实行三级分级制度,将形成很好的并存和补充,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分设制值得我国借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资本投入民营医院还需考虑以下风险,医保和税收问题可能成为民营医院发展的绊脚石。如某市的民营医院能够进入医保定点不到5%,绝大多数则被排除在医保定点的大门之外。而一个城市的常住人口中,约有60%~70%的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民营医院因为没有医保定点资格只能为剩下的30%~40%的人服务;而这部分人同时也是公立医院争夺的对象。所以留给民营医院的市场份额并不多。民营医院在税收上和公立医院也是不对等的,由于民营医院是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因此,民营医院的税费归属于社会餐饮酒店服务业的缴税机制,除了上缴所得税之外,还要上缴8%左右的营业税,而公立医院则不必缴纳这8%的营业税。
“关键还是管理,如果管理得好,医院是不会亏本的。”该人士还表示,做民营医院一定要有救死扶伤的观念。以人民健康为本的民营资本才是有发展前途的,只为挣钱的资本能进入这个市场,但必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