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 为什么军队能培养出大批出色的管理人才?
发布时间:2017-08-10 浏览次数:2741
8月1号,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建军大业》《战狼2》,这段时间有没有觉得很燃?小编今天给你准备了一篇关于军队人才培养的文章, 一边学习,一边致敬人民军队。
有资料统计,2004年中国500强企业中,有军人背景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人之多。再以中国管理较出色的5家企业(万科、海尔、东方希望、华为、格力)来说,5家中就有3家企业的领导人是军人出身(王石、张瑞敏、任正非)。
那么,将“军营”培训植入一般企业,企业中不同层次的员工应该克服哪些问题,改变哪些状态,达到什么目标,采取什么方式?
将“军营文化”植入企业会遇到这些问题
“军营”式培训的成效
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培训,“军营”体验式培训取得的成效可用三个字可以概括“谨、心、点”。
谨——严谨
有关资料介绍,1953年9月志愿军司令部统计:志愿军战斗伤亡36万;非战斗减员(包括病退、病故和事故、裁减等)38.6万。非战斗减员竟然高于战斗伤亡,很大原因是没有重视一些平时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问题。
例如被子叠成“豆腐块”,很多人会认为这都是形式主义,实际上如果被子没有压实叠好,行军打仗过程中,棉被就是会散落,晚上睡觉时就可能冻伤,从而造成非战斗减员。
可有员工说,我们工作跟行军打仗没有关系。有数据显示企业每年仅仅因为工程返工所造成的损失就在一亿元以上,如果员工能严谨一点,是不是这一亿元的损失就会减少很多?
心——自信心
在“军营”,教官经常常问“有没有信心?”学员都会齐声回答“有!”。
但是现实工作中,“信心”不是“军营”的口号,也不是来自过去所谓成功!面对具体的工作,信心从严谨中来,严谨并不仅仅是在做事过程中的严谨,更是我们事先有充分的准备预案,有充分的预案演习,有执行方案过程中事先设计的预警机制,有报警信号发生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备选方案的依据和方案。一旦我们对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先做好最坏打算,信心自然而然就具备了。
点——关键点
“点”包括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项目组织的时间节点、关键点,生产和安装过程的衔接点、受力节点等。
“知行合一”要求我们不但“知道”而且能“做到”,而从“知道”到“做到”的临界线就是这一系列的“临界点”组合而成的。如果我们不能超越工作中任何一个“临界点”,都可能让我们功亏一篑,这些“点”就包括重点、难点、时间节点、关键点、衔接点、受力节点等。
所以,“信心”不来源于口号,而源于我们对一系列“临界点”的掌控,“严谨”同样也不是小心翼翼,而是充分掌控“临界点”之后,在自信满满中进退自如,同时又源于我们充分掌控“临界点”之后,理直气壮的“承诺”而不仅仅是响亮而随大流的“口号”。
复制“军营”必须克服的问题
首先,相对于一般的培训,“军营”培训的效果更为显著,是因为每个队员都在不断调整自我,而整个团队能够短时间内做到“服从执行、责任担当”。
错误无法掩盖
相对于一般组织团体的工作行动,在“军营”这个军事化项目训练活动中,团队成员出错时会马上暴露在教官和团队成员面前。
无法找借口
我们大部分“凡夫俗子”总是习惯于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这是我们很多人无法改变自我,自我价值无法提升的根本原因,但是在“军营”中,团队成员不再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而是不断调整自我。
责任担当
当团队成员出错,团队的连长或班长必须马上当面接受惩罚。这样也是对很多团队成员施加很大的心理压力。
领导权威性的强化
因为连长、班长替团队承担过错,他们在团队成员面前更具权威,面对连长、班长的指令,团队成员更容易摒弃傲慢的心理,在愧疚的心理中调整自我,不但做到服从执行,而且总是不断调整自我,以免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
但是,离开军营这个环境,问题就复杂得很多。“我们公司高层我不了解我也不敢说,但我们的主管领导就会‘瞎忽悠’!”“现在哪个企业不是欺上瞒下的!”“有些话不能说,说出来要得罪人!”
其实这种现象不是企业出现什么问题,而是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的“中间管理层‘肠梗阻’的大企业病”。所以,“责任担当”这一条是否能落实,首先是员工的最直接上司是否真的做到责任担当,一个不能承担责任的领导,首先会把责任推卸给下属员工,于是出现上文提到的员工说“我们公司高层我不了解我也不敢说,但我们的主管领导就会‘瞎忽悠’!”
克服问题,组织需要改变
以执行的“透明度”和“速度”刺破中间管理层的“肠梗阻”
“责任担当”的前提是岗位责任清晰。同理,一线员工“责任担当”,必须建立在距离他们最近的直接上司“责任担当”的基础上。相对于很多组织团队,“军营”的大部分团队项目活动都是“透明的”。因为团队内部是透明的,所以岗位职责就会更加清晰明确,不称职的行为就会有效曝光。
但是在一般的组织团队里,主管领导为了利益、“面子”和逃避责任,往往更希望组织运营不太透明,同时这些主管领导往往利用自己的职权尽量将他们的责任模糊化。
其实,作为一名管理者,发现这个问题并不难,但要动手变革,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眼光,更考验管理者的勇气。
相对于很多组织团队,“军营”的大部分团队项目活动不但“透明”,而且口令下达之后,要求团队成员以最快的速度执行。因为执行速度加快时,什么是借口、什么是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这些问题以及相关的责任、脉络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而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能够提高执行“速度”和“透明度”,中间管理层试图利用官僚氛围来推脱责任、掩盖过失将降低到最少。更重要的是,在透明度和速度的压力下,很多被中间“肠梗阻”型管理层淹没的人才就会脱颖而出。
制度建立的出发点必须从“制约员工”变为“帮助员工”
在“军营”里,教官提出一个概念——制度是为了给人更大自由度的。其实,管理者更应该把制度当成员工工作的指导模板、指导工具,有了这些,新员工从新手到熟练工的时间会大大缩短,所以“军营”里有一节课就是考核学员是否具有通过查找制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换句话来讲,特别是管理人员,如果没有体会到管理制度、没有体会到各种规范化的工作模板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没有管理制度能给他们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制度就无法有效地扎根在组织团体当中。
一线员工的理想状态
让一线作业氛围保持适度紧张感
军营往往被喻为“大熔炉”,但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大熔炉”是抽象的文学词藻,实际上缺少这种高压性、透明化的项目训练氛围,很多人多年养成的习惯真的很难改变,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我们知道,很多零件加工的质量问题和事故,往往源于员工违规操作。但是为什么这里强调的不是通过培训和强制手段,强化员工规范操作的能力,而是强调“工作时间保持适度紧张感”?
因为“适度紧张感”是一个人改变不良习惯的前提,只有“保持适度紧张感”,很多强制性规范化的手段才能落到实处。同时,只有保持“适度紧张感”,我们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适度紧张感”带来的好处,不但能帮助我们提高效率,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纠正周边团队成员的错误。
以“杀鸡用牛刀”的奖惩机制威慑违规员工
不遵循规范、违反制度在“军营”很少见,因为在“透明化”的项目中,不遵循规范的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结果往往马上就会“曝光”。但是,“军营”氛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军营”的氛围,除了执行“速度”“透明度”外,还有一个清晰的奖惩机制,特别犯错误的团队,马上接受接近人体极限的“俯卧撑”体罚。制度执行难,很多时候是因为这种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也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
违规行为监督方面,在“军营”中,一般违规行为很难逃过教官的法眼,所以违规现象很少。
一套完整的制度必须有三个部分组成:制度要求条款、执行细则、检查程序。
把“军营”的正能量植入公司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可能的阻力,并借鉴成功的经验,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否则,可能因为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使耗费巨大资源的变革流于空文。
让一线员工体会到一线工作的尊严和快乐
早在1560年,瑞士钟表匠塔·布克,曾游历埃及金字塔,他当时根据仔细观察后推断:金字塔的建造者不可能是奴隶,应该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他的观点在当时没有人相信,反而嘲笑他奇谈怪论。他说:“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恨中,要想完美地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要精细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布克关于金字塔的建造者是自由人的结论,也正是来自他对钟表制作的认识和经验。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
绝难想象,一群怀有对抗情绪和工作懈怠的人,怎么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刀片都插不进去。布克认为,在严厉监管之下,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只有在乐于干的心态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回归行动的起点
观念改变是投资最少但效益最大的,“军营”是一个大熔炉,但特别是对于我们很多成年人来讲,改变自我很难,而为自己不想改变找理由很容易。正因为我们不想改变,一旦离开“军营”这个环境,我们很多人把“军营”训练当做人生中的一段记忆。例如,有的人会说“被子叠成豆腐块”“站军姿”“齐步走整齐划一”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意义吗?这不是形式主义吗?
所以,对很多成年人来讲,他们必须把道理搞明白,观念才能发生很大变化,而一旦观念发生变化,他们马上就会体会“改变的力量——自我价值的提升”,从而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